
在多元、公平、包容(DEI)被不斷討論的今天,在組織中,許多身心障礙者仍在辦公室裡被迫「隱形」的困境,包含:不敢揭露心理健康、不願提出合理調整,並在細微無聲的偏見中收起實際身份,換取被接納的機會。現實與理念的落差使得共融常停留在表面;鑒此,本次講者 Chang-kyu Kwon 教授 ,以人本的視角切入,嘗試將 DEI 從生硬數字與法規,推進到深刻的文化與日常。
Chang 教授為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助理教授,取得美國喬治亞大學領導與組織發展博士,學術與實務並重。他長期耕耘身心障礙者在教育與職場中的整合與參與,關注團體、組織與社群如何跨越權力隔閡共同成長,也持續投入弱勢族群的公共與職場政策倡議。這套關注不只停在概念層次,他以研究驅動實務的方法,將共融內嵌到組織流程與管理語彙之中,接連榮膺多項學術獎項等肯定,顯示其在 HRD 與共融研究領域的前瞻影響力。
Chang 教授在本次主題演講把焦點落在「整體自我文化」(whole self culture, Ferdman & Roberts, 2014)的重新想像,主張真正的包容不只是讓人「被包含」在組織,而是讓人帶著完整身份,被歡迎進入工作關係之中,不必擔心被評判、污名化或遭受懲罰。當組織把人視為立體而多元的個體,包含可見與不可見的身體與心理條件、生命經驗與需求,共融才會從 HR 政策變成日常運作的直覺。演講主題將著眼身心障礙者的招募、聘用到管理各階段應注意事項,如:招募端降低揭露的風險與成本,讓合理調整申請變得可預期且安全,在工作設計上引入對身心狀態友善的節奏與環境,在管理語言與績效衡量上承認差異,避免同質性門檻,以及在日常連結中維持長期而非一次性的支持,使同儕、主管與外部專業資源形成互相接續的網絡。這非僅是溫情的口號,卻是攸關組織韌性與競爭力的治理選擇。當企業積極鼓勵並接納個人的身體、心智與經驗的獨特多樣性,創新思路自然擴張,團隊氣氛隨之改善,品牌與社會信任也將逐漸累積。
最終,Chang 教授邀請與會者把問題從「誰被包容」提升到「他們如何被包容」。當「整體自我文化」成為核心設計原則,身心障礙的包容不再是特別照顧,將與其他多元維度一起被自然運行的常態;每個人都能以真實自我參與決策與價值創造,從「被納入」轉為「共同塑造」。這樣的文化轉向,才是 DEI 落地的關鍵,也是組織走向開放、靈活與具發展性的長期解答。
此文章由”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授權發佈,如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與”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聯絡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