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廣告投放工具與管道,卻也深陷數據的迷宮之中。每天,數以萬計的廣告在數位世界流動,但真正能脫穎而出的,往往是那些懂得「聆聽數據」的人。
想像你是一位廚師。走進廚房時,你不會憑直覺隨意混搭食材,而是會依據食譜的指引、顧客的反饋,甚至精密儀器測量的火候料理食物,廣告投放亦是如此。那些後台跳動的數字,諸如 CPA、CPM、ROAS 等等,就像廚房裡的溫度計和計時器,它們不帶情緒,卻能精準地告訴你:「此刻的廣告策略是否過熱?是否煮過頭?還是根本用錯了食材?」
這篇文章,將拆解七項關鍵廣告指標,讓這些數字從「令人頭痛的複雜用語」,變成最清晰的決策工具,協助你洞察未來的廣告策略,讓每一分預算都精準花在能帶來成長的地方。
1. CPA( Cost per Acquisition )單次行動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轉化次數
白話文:每獲得一個「有效客戶」時,要花多少錢?
EX:若投放母親節蛋糕廣告,總花費 $5,000,帶來 50 筆訂單。CPA = 5,000/50 = 100,代表每賣出一個蛋糕,廣告成本是 $100。
優化方向:CPA 要搭配商品的利潤觀察,如果蛋糕利潤只有 $80,代表廣告虧錢,需調整受眾或素材。
2. CPM( 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 )每千次曝光成本
公式:( 總廣告成本/曝光次數 )x 1,000
白話文:當廣告被看到 1,000 次時,要花多少錢?
EX:若投放健身房廣告,總花費 $2,000,曝光 50,000 次。CPM = ( 2,000/50,000 ) x 1,000 = 40,代表健身房廣告被看見一千次時的曝光成本是 $40。
優化方向:通常若想要拉高轉換,曝光也需要達到一定次數,因此 CPM 也是相對需要關注的數字。如果 CPM 過高,可能是受眾太窄或素材吸引力不足。
3. CPC( Cost per Click )單次點擊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點擊次數
白話文:當每次有人點擊廣告時,要花多少錢?
EX:若投放線上課程廣告,總花費 $1,500,獲得 300 次點擊。CPC = 1,500/300 = 5,代表線上課程每次被點擊時的成本是 $5。
優化方向:若 CPC 過高,有可能是因為廣告素材不夠吸引人,可以優化廣告文案或出價策略。
4. CTR( Click Through Rate )點擊率
公式:( 點擊次數/曝光次數 )x 100%
白話文:有多少人「看到廣告後願意點擊」?
EX:當廣告曝光 10,000 次時,點擊 200 次。CTR = ( 200/10,000 ) x 100% = 2%。
優化方向:CTR 通常需要搭配產業類別觀察,有些產業的決策週期較短,例如電商,因此CTR通常較高;而有些決策週期較長的產業,例如金融保險,則CTR較低。

5. ROAS( Return on AD Spending )廣告投資報酬率
公式:總收入/總廣告成本
白話文:每花 $1 廣告費,賺回多少錢?
EX:廣告總花費 $10,000,帶來 $50,000 營業額。ROAS = 50,000/10,000 = 5,代表每 $1 廣告費賺回 $5。
優化方向:當 ROAS < 1 時則代表廣告費虧損,需調整受眾或產品定價,但通常還需要加總商品、人事等其他成本計算。
6. PV( Page View )頁面瀏覽次數
白話文:廣告導流後,用戶看了多少頁?
EX:用戶點擊廣告進入網站後,看了「活動頁→購物車→結帳頁」,PV = 3。
優化方向:若 PV 過低時,有可能代表用戶只停留在活動頁就離開,沒有進入後續結帳頁面,有可能是需要調整活動頁的排版。
7. UU/UV( Unique User/Visitor )不重複使用者/訪客數
白話文:排除重複點擊後,有多少「真實人類」看過你的廣告或網站?
EX:若總瀏覽量( PV )為 50,000 次,不重複訪客( UV )為 30,000 人,代表平均每人瀏覽 1.67 次( 50,000/30,000 )。
優化方向:若 UV 遠低於 PV,可能代表是同一批人反覆查看,例如猶豫不決的用戶。

以下名詞是針對較個別行銷情境而生,平常可不使用:
8. CPR( Cost per Registration )單次註冊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註冊次數
EX:手遊 APP 投放新註冊用戶廣告,總花費 $3,000,帶來 150 人新註冊用戶。CPR = 3,000/150 = 20。
9. CPE( Cost per Engagement )單次互動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互動次數
EX:貼文廣告總花費 $500,獲得 1,000 次按讚、留言。CPE = 500/1,000=0.5。
10. CPL( Cost per Lead )單筆名單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獲取名單量
EX:英語補習班投放試聽課程廣告,總花費 $10,000,收集到 500 筆家長電話。CPL = 10,000/500 = 20。
11. CPF( Cost Per Fan )單個粉絲獲取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新增粉絲數
EX:新創手搖飲品牌投放「按讚抽免費飲料」,廣告總花費 $5,000,粉絲專頁新增 2,500 名粉絲。CPF = 5,000/2,500 = 2。
12. CPV( Cost Per View )單次觀看成本
公式:總廣告成本/影片觀看次數(通常計算 3 秒以上)
EX:房地產投放 YouTube 廣告,總花費 $8,000 獲得 40,000 次影片觀看。CPV = 8,000/40,000 = 0.2。

總結
廣告數據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追蹤」,而在於「對話」。當你發現某次親子手做活動的CPA高達800元,這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明確的訊號。也許你的受眾定位不清,讓廣告預算浪費在不會購買的人身上;也許是活動頁說明模糊,讓用戶在最後一刻放棄結帳。
ACCUPASS 自動化廣告投放系統,將複雜的專有名詞,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儀表板介面,不需要理解 CPC、CPA、CPM、ROAS 這些複雜術語,也能輕鬆看懂活動的廣告成效,藉此調整並優化廣告,透過客觀的數據指標分析,讓數據引導決策,以達到更多的活動人潮。

免費報名參加 ▸ 母親節檔期搶先布局!如何創造活動人流高潮|【4月場】ACCUPASS 廣告投放速成班
延伸閱讀
▸ 為什麼我的 Meta 廣告審核未通過?你該注意是否違反以下規則!
▸ Meta 廣告檔案庫教學!行銷人必備的廣告寶庫!
▸ 活動行銷新革命!ACCUPASS 自動化廣告投放 6 大亮點功能 輕鬆搞定曝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