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過端午,你第一個想到的傳統習俗是什麼?吃粽、立蛋、看龍舟比賽?那你知道,其實還有「盪鞦韆」、「掛鯉魚旗」嗎?因為端午節不只台灣有,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也有!本篇文章就來帶你輕鬆長知識~從你可能不清楚的端午節冷知識、到各地怎麼過端午,再整理今年精選活動,讓你不只吸收新知,也能親身體驗過端午!
端午節的五大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端午節是華人世界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因此大家應該從小就耳濡目染節慶相關的傳統習俗與觀念,但你確定你所聽到的,是正確資訊嗎?以下這五個冷知識,將顛覆你對端午的印象,還能了解更多端午資訊!

1. 端午節其實和屈原無關?
儘管現在大家普遍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但事實上,這個節日的起源比屈原要來得更早哦~小時候閱讀的書籍上,都會介紹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不讓河裡的魚吃屈原;划龍舟則是為了尋找屈原。不過根據歷史學家研究,古時候的人將粽子投入江中,應是與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的圖騰祭有關,其粽子是為了獻給水中蛟龍,直至後來才演變成為保護投江的屈原。
2. 為什麼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過年可以說「新年快樂」、中秋節可以說「中秋愉快」,但端午節就不太適合講「端午快樂」!這是因為端午節就跟清明節一樣,具有緬懷先人、哀悼祭祀的意涵,不論是屈原投江、或是紀念其他忠臣義士(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都帶有哀思氛圍,所以習慣上會改說:「端午安康」、「端午平安」,希望彼此身心健康、避開邪厄。
3. 端午節的別稱數量堪稱第一!
端午節又稱作:端陽節、重午節、浴蘭節、五月節、五日節、天中節、詩人節、龍舟節等等共 20 逾種別稱,是擁有最多「別名」的傳統節日!每個名稱都反映出不同的習俗與文化,例如:「浴蘭節」強調的是古人用蘭草洗浴、潔淨身體以避邪的傳統;而「詩人節」則是近代為紀念屈原而流行起的名稱。
4. 吃粽子就是要配 OOO 甜辣醬!
當粽子端上桌,大家是不是就會順手拿出愛之味甜辣醬?鹼粽打開來,是不是就會淋上豐年果糖?好像這是什麼國法規定!那為什麼大家會覺得這是最經典的搭配呢?其實這都是因為當年廣告的影響~讓端午節期間家家戶戶的冰箱裡,都會有瓶甜辣醬和果糖。即使隨著時代變遷,每個不同地區的人都已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飲食方式,但當大家提到粽子該配什麼醬汁時,通常都還是會回憶起那兩種最令人懷念的組合~
5. 吃粽子不只是端午節的代表食物?
粽子不只在亞洲才吃得到!在南美洲的秘魯,也有一道相似的料理「Juanes」,是使用玉米粉、雞肉等餡料及黃米,包裹在香蕉葉中,並搭配秘魯辣醬、青檸、紫洋蔥等清新的醬料食用,但這道料理並非在五月出現,而是在聖誕節成為他們的必備節慶餐點哦!
世界各地也過端午?五國特色習俗一次看
端午節雖源自中國,但隨著歷史遷徙與文化流動,這個節日已在亞洲多國留下各種不同的樣貌與形式。
中國

雖中國許多地方與台灣的端午節習俗極為相似,但仍因地區發展不同而產生部分差異。兩者之間皆具有的活動有:龍舟賽、吃粽子、掛艾草、喝雄黃酒、掛香包。

而不一樣的是,台灣有午時立蛋、喝午時水;中國則有綁五彩繩、用獨頭蒜煮雞蛋。五彩繩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用以驅邪避災;獨頭蒜煮雞蛋也有類似含意,吃下用獨頭蒜主的雞蛋,目的用以驅除毒物、殺菌。
日本

在日本,5 月 5 日是「端午節」同時也是「兒童節」(こどもの日),並且是象徵男孩的節日,因此這天也稱作「男孩節」(子供の日、こどもの日),家家戶戶都會懸掛鯉魚旗,期望孩子鯉魚躍龍門、祝願孩子出人頭地。

而日本的端午節習俗,同樣也會吃粽、使用菖蒲,因此端午節在日本又稱為「菖蒲節」(菖蒲の節句、しょうぶのせっく),他們會在屋子插上菖蒲、用菖蒲泡澡,同樣為潔淨之目的。不過,粽子就與我們的不同了~日本的粽子形狀為長條型,所包的內容物是葛粉或紅豆羊羹、口味是甜的,比較像是一種和菓子。
韓國

韓國的端午節活動中,雖然仍有與鄰近國家相似的習俗,但基本上韓國的端午節早已形成與傳統中華文化中的端午節截然不同的節日。韓國端午節稱為「江陵端午節」(강릉단오제),傳統活動包含:祭祀、盪鞦韆、舉辦摔角比賽、演出官奴假面舞、農樂大會、製作端午扇,主要是祭拜神明的節日,此外,也會用菖蒲水洗頭,吃的部分則有與台灣草仔粿極為相似的端午糕。

值得一提的是,2005 年 11 月 25 日韓國以江陵端午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功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申請成功,而後由於網路媒體謠傳韓國將端午節「搶走」,引發軒然大波,經過了解,大家應該就能了解其實此端午非彼端午了吧~
越南

越南的端午節稱為「節端午」(Tết Đoan Ngọ)、「殺蟲節」(Tết diệt sâu bọ),因為這天正好是「立夏」前後,是蟲子開始大量繁殖、盛行傳染疾病的時候,因此從很久以前開始,傳統上越南民眾在這天,會進行大規模掃除及驅蟲,並準備甜酒釀和酸果祭拜。
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

東南亞種族雖然眾多,但由於華人族群佔了當地人口的重要比例,因此不少地方都具有端午節節慶活動,其中以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華人佔最大比例。他們的端午節習俗同樣會有吃粽子、划龍舟等活動,只是根據地方文化和習慣的不同,發展出各式各樣類似又各具特色的傳統。拿粽子來介紹的話,馬來西亞具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娘惹粽、福建燒肉粽等口味,新加坡則有獨特的香蘭葉粽。
今年端午這樣玩!
如果你也想從知識走向體驗,不妨參加幾場實體活動,讓這個端午不只停留在餐桌,更進一步觸碰文化與創意!今年我們也整理出幾場精彩的端午節活動,讓你用行動參與、用感官記憶這個節日的意義~
邀你來包粽 Bar Chantèr 端午節深夜包粽活動

你可能在酒吧裡吃過粽子,但你絕對沒有在酒吧裡包過粽子吧?今年端午,來 Bar Chantèr 把自己「包」進粽葉裡~包裹住這個夜晚的歡笑、香氣、還有微醺的快樂吧!
端午🛶包粽去!
端午納福|草本香囊手作體驗

今年端午,我們邀你一起走進氣味的記憶裡,認識端午的故事、親手搗藥配香,製作屬於你的節氣香囊!從選味、寫願到品嘗特色粽子,一起找回生活感、迎接夏日的儀式起點~
端午🛶做香囊去!
端午節限定 – 掛起一把香草 – 端午香掛手作課程

「一把艾草、一點香草,綁出屬於今年的節氣氣味」端午節期間各個家門口常常會掛上一束艾草,不只是象徵避邪驅疫,也是一種對日子的祝福。這堂課將以新鮮艾草為主角,搭配香草植物、一些花材與葉材,教你綁出一把屬於今年的端午香掛!
端午🛶包艾草束去!
【新富節慶活動】端午玩剪紙,探索青草小宇宙!

「如果植物會說話,端午節的青草會說什麼?」今年端午,紙藝術家 Wuba Yang 將帶領親子走進青草巷,走訪天順參藥行,觀察艾草、香茅等傳統驅邪植物的氣味與型態,剪出小小守護家的節慶植物,展開青草與藝術交織的奇幻冒險~
端午🛶剪紙去!
2025心村植造所:端午前夕粽子綠豆糕

夏天快到了!今年端午前夕,來中心新村品嚐清涼解暑的綠豆糕,讓大小朋友來一起同樂,親手製作自己的夏日小點心,也讓我們一起學習用健康的天然植物,製作屬於自己的驅蚊香包,迎接夏日的到來!
端午🛶做粽型綠豆糕去!
如果想探索更多端午節活動,可上 ACCUPASS 搜尋「端午節」。看完端午節相關冷知識,以及其他國家的端午節文化,是不是對端午節產生了不同的想法呢?從節慶的各種面向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傳承的方式、地方特色,無論是透過食物或旅行體驗節日,都能發現特別的部分,今年端午帶你換個角度認識這個節日,希望大家會覺得有趣~若你是活動的主辦方,想增加活動曝光,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活動,歡迎與我們的活動顧問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