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臺灣仿冒品問題愈來愈嚴重,從名牌包到電子商品,甚至食品都可能遭到仿造。面對信任危機,企業與消費者都在尋找能驗證真偽的解方。區塊鏈,原本用於金融的技術,正逐步成為打擊仿冒的新利器。
什麼是區塊鏈?它為何適合驗證真品?
提到區塊鏈,很多人腦中浮現的還是比特幣。畢竟它是這項技術最早的應用之一,比特幣價格的大起大落也常登上新聞。也讓人忽略了,區塊鏈背後的核心技術其實是為了建立「可驗證的信任機制」。它就像一本公開的數位帳本,每筆資料記錄後都不能修改,大家都看得到、也能驗證。這樣的特性,正適合用來追蹤商品來源、防止仿冒。
在臺灣,茶葉產業已開始試行區塊鏈驗證機制,奢侈品領域也不落人後,像 LVMH、Cartier 和 Prada 就共同創立了 Aura 區塊鏈聯盟,為每件商品建立專屬的數位身分,提升真品辨識度。
區塊鏈如何防止供應鏈中的仿冒?

產品造假最常發生在流通過程中。貨物一經離開工廠,資訊就開始失真。但區塊鏈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 給每項產品一個獨一無二的數位身份,透過 QR Code 或 NFC 晶片儲存資料。
- 供應鏈每一站皆記錄於區塊鏈上,從製造、包裝、運送、販售,每個節點都留下痕跡。
- 任何人都能查驗履歷紀錄,若資料異常,即可追蹤到責任來源。
像臺灣鳳梨出口便可運用這技術,確保每批貨品的產地與流向正確,有效防止仿冒品混入。
區塊鏈能否建立消費者信任?
區塊鏈本身需要與標準流程與教育並行,否則無法發揮最大價值。區塊鏈是新興科技,有賴教育普及,讓更多人了解其應用。
在防偽這一塊,許多小型廠商面臨導入技術的成本壓力,而區塊鏈技術則是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一項工具。
消費者對網購商品真偽常常存疑,民眾沒有技術也沒有工具能夠分辨真假商品,需要工具來幫助他們驗證。市場對產品驗證的需求日增。
臺灣企業如何運用區塊鏈打擊仿冒?
部分臺灣品牌已開始使用區塊鏈驗證,如健康食品、茶葉、與時尚品牌加入可掃描標籤,讓消費者查詢產品來源。政府也積極推動農產品履歷系統,透過區塊鏈提高透明度並提升消費者信任。
結語
區塊鏈雖不是萬靈丹,但在提升透明度與防偽方面具潛力。臺灣產業若能妥善導入這項技術,將有助於重建消費者信任,並強化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