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青必朝聖【台北最新藝文景點】歷史老街新翻修 整條街都是我的攝影棚!
隨著本土文化意識的抬頭,台北越來越多的古蹟得到修復,之前為大家介紹過大稻埕的文藝復興。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與大稻埕歷史息息相關的萬華,位在萬華的這條歷史老街,在清朝與日本時代曾經鼎盛一時,後來隨著西區的沒落而消逝。如今這條翻修好的街道,又再次湧現絡繹不絕的人潮。
Accupass是亞洲最大活動平台 ; 你可以發現許多有趣活動 , 也能一同創造更棒的生活體驗。想要自己或身邊的朋友一起創造精采的生活體驗嗎? 快上Accupass探索你的活動吧 !
今天要介紹的老街就是位於萬華的剝皮寮,或許名稱聽著很嚇人,「剝皮寮」由字面上解釋,與剝樹皮、剝獸皮有關。但若以發音來研究,在清朝嘉慶4年(西元1799年)當時稱為「福皮寮」,而道光18年(西元1838年)至清朝末年改為「福地寮」,到了日據時代因發音關係,被改稱為「北皮寮」,最後音近似閩南語發音的「剝皮寮」而得名。
艋舺龍山寺旁的剝皮寮歷史街區,位在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整條街區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傳統居屋以及日據時代的市區改正後的立面和光復後改建的面貌。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整個建築空間,見證了當年艋舺的發展,在街區內包含了不少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古建築以及店家,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日治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年10月25日之後,都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
你可能會喜歡:
而民國77年又歷經徵收補償等一連串的作業,直至88年6月確定為老街保存再利用的政策並如期徵收,且以保存文化資產及用作本土文化教育的基礎重新規劃,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
2003年8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2004年,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則於2009年初完成修復。
在了解完長篇大論的歷史後,讓我們開始拍照吧!
這條街處處是紅磚建築,怎麼拍都超有味道
可以自行找對稱的背景,讓你一秒成網美
你可能會喜歡:
木門前也是不錯的選擇
情侶可以來模仿這個pose?
有廢墟感,越老越有味道
怎麼有宮崎駿電影場景的fu?
期待各位分享來此地的給掰照✌✌
合作洽談請寄信至: marketing@accuvally.com
剝皮寮位置
活動推薦
在門前就能滑獨木舟?【宜蘭最強民宿】享受絕美湖泊 稻田風光!
Accupass讓生活因活動而生動!
如果你喜歡本站,可以點選訂閱(手機版請拉至下方)
你也可以給我們一個????鼓勵一下小編
或到Accupass活動平台挖掘更多好活動
下載Accupass App打開活動任意門!